但周志浩也坦言「中國大陸與非洲國度來往親昵,疫區進出中國航班多,相對面對病毒傳入的風險就高,數據確切有值得參考、鑒戒的地方」。
對於「病毒上岸說」,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8日接管《旺報》採訪回應,該論理學者的展望分析,是憑據統計數據推算而來,僅能稱是「假定說」。
新聞相關影音
疾管署:兩岸可合作防疫
周志浩示意,兩岸透過《海峽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和談》通道,兩邊有關單元一直持續針對伊波拉疫情、登革熱、禽流感等大規模疫情連結訊息交流,衛福部現也緊盯大陸是不是有疑似疫情傳出。他透露表現若真的碰到疑似個案,兩岸在防疫作為上,還會有進一步的合作空間。
根據列國間航班數據,與伊波拉流傳路徑交叉闡明,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科學家估計「伊波拉最快3周內會傳到大陸」。而臨近的香港、澳門同為國際主要進出、中轉站,逐日有跨越千趟航班進出,如病毒真的「上岸」,港澳又沒有響應提拔的防疫辦法,陸港澳恐將一同陷落。美國科學家更鬥膽猜測,英、法本月下旬前還會再呈現病例。
伊波拉疫情高度集中在幾內亞、賴比瑞亞、獅子山等西非3國,隨著1日美國公布首例伊波拉確診病例,西班牙6日再傳遞一名曾接觸染病患者的女護士「中標」,歐、美防疫接踵宣佈失守。」
「世紀黑死病」伊波拉延續舒展,跟著歐、美防疫接踵失守,有學者剖析「病毒最快3周傳到中國大陸」,同等宣告陸港澳拉起紅色警報,亞洲恐成下個陷落區。針對「病毒上岸說」,我疾管署8日回應「中國大陸與疫區國度交往親切,確切有此風險。但兩岸至今皆無確診病例,僅能透過與國際間交流訊息加以提防。
周志浩指出,相較於西非國度的「措手不及」,兩岸都有面臨SARS和禽流感這類大範圍疫情的經驗,但當前面臨伊波拉最大的不同是「沒有先例」,今朝兩岸皆無確診病例泛起。針對疫情的提防、因應機制,多只能靠與各國或國際組織的訊息交換。